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玉林KTV招聘网 > 玉林热点资讯 > 玉林励志/美文 >  或有人酬敬酒以上两句朱熹解释说“惟谗是听如受酬爵得即饮之”惠

或有人酬敬酒以上两句朱熹解释说“惟谗是听如受酬爵得即饮之”惠

2022-08-28 17:54:39 发布 浏览 578 次

或:有人。酬:敬酒。以上两句,朱熹解释说:“惟谗是听,如受酬爵,得即饮之。”

惠:爱。

舒:缓,慢慢地。究:考察。以上两句,朱熹说:“曾不加惠爱,舒缓而究察之。夫苟舒缓而究察之,则谗者之情得矣。”

掎(jǐ):牵引。胡承珙《毛诗后笺》:“《说文》:‘掎,偏引也。’盖仆大木者,以绳系其巅,徐而引之,防其骤蹶也。”

析薪:劈柴。杝(chǐ):原作“扡”,据阮元《校勘记》改。顺着木材的纹理劈柴。以上两句,朱熹说:“伐木尚倚其巅,析薪者尚随其理,皆不妄挫折之。今乃舍彼有罪之谮人,而加我以非其罪,曾伐木析薪之不若也。”

予:我。佗(tuó):加给。陈奂《诗毛氏传疏》:“佗、加叠韵,俗字作‘驼’,《说文》:‘佗,负何也。’”

浚:深。以上两句,胡承珙解释说:“此言无高而非山,无浚而非泉,山高泉深莫能穷测也,以喻人心之险犹夫山川。君子苟轻易其言,属耳者必将迎合风旨而交构其间矣。”

无易:不要轻易。由:于。言:讲话。

属:连着,此引申为贴着、靠着。垣(yuán):墙。

以下四句见《邶风·谷风》注释。

【品评】 这是周幽王太子宜臼被幽王放逐而倾诉愁怨的诗。

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此诗为“情文兼到之作”。全诗反复申述被放之由和见逐之苦,沉痛哀怨,如泣如诉,真实地反映了诗人被逐后的感情和心态。诗中几乎句句不离“忧”字。而一、二、四、五、六章皆以“心之忧矣,××××”的句式结尾,在反复咏叹中,也突出了诗人愁苦万状的情态。

此诗大量运用比兴手法,而且兴中有比,或正或反,细腻地表达出了诗人的心态。一章诗人以鸟儿结群归巢,兴起自己无罪而被逐。二章以昔日平坦的大道被茂盛的野草阻塞,暗示自己被逐后走投无路的情形。三章以对桑、梓的恭敬来凸显诗人对父母的孝敬,是正比。又以裘衣之毛、里,来比自己失去父母之爱,是反比。四章“菀彼柳斯”四句,是兴词,也是诗人流浪所见,以垂柳、潭水之有容,暗示自己不见容于父亲。又自比水中漂浮的小舟,形容自己不知所归。五章以鹿奔求群、雉鸣求雌,说明动物尚知爱其亲,以反衬父亲对自己没有骨肉情谊。再以坏木无枝自比,感慨自己的孤独憔悴。六章以人们释放落网的兔子、掩埋路旁的死人,与父亲残忍地驱逐自己对比。七章又以伐木要用绳子牵引、劈柴要顺着纹理,来反衬父亲不察事理、偏听偏信。八章以山高泉深难以穷测,来暗示小人之心险恶。“无逝我梁,无发我笱”可能是当时俗语,诗人用来警告继任为太子者不要随便乱动自己的东西,也比较贴切。故比兴手法贯穿全篇,显得异常丰富。这些比兴句的使用,不仅表现出诗人复杂的心绪,而且增强了诗歌的形象色彩。

此诗章法也颇为精巧。第三章为全诗中心,写诗人失去父母之爱后的无所归依,点明主题。其他各章皆围绕此章来写。一章言“民莫不穀,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写自己处于祸患,写自己之无罪,但所遭何患,却没有明说,为三章的点题造势。二章承一章反复倾诉内心之忧,但忧之为何却仍不说破。三章以后,顺势而下,反复申述被放逐的原因和由此造成的内心痛苦。对被放逐原因的分析也是不断深入,先说父亲无容、残忍,又说父亲信谗、不究事理,再说父亲易言、小人无孔不入。分析入情入理,对父亲的责怨也越来越重。故方玉润评此诗:“全诗大旨,此章(三章)尽之。馀不过反覆申言被放之由及见逐之苦。……至其布局精巧,整中有散,正中寓奇,如握奇率;然离奇变幻,令人莫测。”

巧言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