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雅淡朴素的人必定受到衣冠华丽者的猜疑因为他们总觉得你有所
服饰雅淡朴素的人,必定受到衣冠华丽者的猜疑,因为他们总觉得你有所企图;行为检点约束的人,大多会遭到放纵不拘者的忌恨,因为他们总觉得你过于完美。君子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固然不能稍稍改变操守,失去原则,却也不宜锋芒毕露,逞强显能。
【点评】
在强调同一的主流社会中,鹤立鸡群、出类拔萃的人总难免招致他人的侧目与嫉恨,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不喜欢看到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摩别人,居心叵测的人尤其如此。面对这种情势,淡泊名利、秉持操守的人,既要坚持做人原则,又要讲求生存策略,适度地收敛光芒,以一种疏远谦抑的姿态,躲避来自暗处的流矢和中伤。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针砭(biān):用砭石制成的石针,亦谓针灸治病。
砥节砺行:砥砺操守和品行。
销膏:灯烛燃烧时耗费油膏。《汉书·董仲舒传》:“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靡骨:粉身碎骨。
身处逆境之中,仿佛全身都是治病的石针和药物,时时刻刻都在砥砺操守品行,自己却全然没有察觉;身处顺境之中,仿佛眼前全是危险的刀枪剑戟,时时刻刻都在消磨精神意志,自己却根本都不知道。
【点评】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成事角度而言,顺境自然比逆境多了许多方便条件,但是从自身修养角度而言,逆境更能激发人的求生、求胜心理,所以反倒比顺境更有利于磨炼强者的意志。此处将逆境、顺境对举,其实所要强调的,还是顺境中要时刻保持警醒,以免在不知不觉中消靡颓废下去。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焚。
在富裕显贵环境中长大的人,所养成的嗜好和欲望如猛火一般强烈,所拥有的权力和势力像烈焰一样灼人。倘若不培养一些清凉寒冷的情调加以抑制,这种火焰即使不至于烧着别人,也必然烧到自己。
【点评】
在总体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古代社会,“富贵”总有被视为“原罪”的倾向,不仅中国传统文化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耶稣曾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也是这个意思。洪应明认为,在温柔富贵乡中长大的人,从小被金钱名利包围,稍有不慎就会燃起心中的欲望之火,这代表了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儿子胤礽堪称“焚人”并“自焚”的最典型例子。胤礽刚满周岁就被立为皇太子,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聪慧好学,文武兼备,极受康熙帝的重视和宠爱。他前后做了近四十年的储君,高高在上,养尊处优,逐渐形成不可一世、蛮横无理的性格,乖戾暴躁,四面树敌。康熙朝后期党争纷乱,胤礽深陷在与皇帝及诸皇子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两废两立,最终导致人格分裂,落得幽死禁中的下场。时至今日,社会上常常出现一些“坑爹”的富二代、官二代,洪应明这句话仍有现实意义。